8月4日,我市一家网络论坛发帖称,市游泳馆没有定期换水,导致水质卫生出现问题,造成多名孩子生病,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当天上午,市卫生监督所掌握到这一网络舆情,并于下午组织卫生监督员前往检查,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群众的游泳卫生安全。 7日上午,记者收到一条转发此帖的微信,随后点击进入该论坛进行浏览,发现此帖的网民关注度相当高。截至上午9时30分,网民回复的数量已经超过120条,网民查看的数量更是突破1.3万次。记者注意到,网民的“吐槽点”主要集中在水质卫生、游泳收费等问题,甚至有网民向该馆的负责人隔空喊话:小朋友们喊你去换水。 “网民是上星期四中午发的帖。当天下午,我们就安排卫生监督员去检查了。”市卫生监督所一名卫生监督员向记者透露。不过,现场的卫生监督检测结果显示,当时的池水余氯浓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更衣柜的卫生状况良好,市游泳馆工作人员也已按照要求公示相关卫生指标的检测结果。不过,这些卫生指标存在动态变化的因素。 来自市疾控中心的消息说,截至7日上午,暂未接到来自医疗机构指向游泳场所的疑似聚集性病例报告,但不排除存在散发病例的可能。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我国要求对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事件,要及时进行报告。 该卫生监督员表示,目前有多少孩子在游泳过后出现上述症状,以及这些孩子经医院诊断后的具体病因,卫生监督部门还在进一步了解掌握中。不过,在4日下午开展的卫生监督检查中,卫生监督员当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市游泳馆的管理人员严格落实游泳场所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我们要求对方,每天必须往游泳池里补充新水,每天应补充的新水要求不少于池水总量的10%。还要科学、适量地投放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和环境卫生,防止传染病传播。”该卫生监督员说,“同时,我们还要求对方加强游泳场馆的通风,控制好池水的温度,并视具体情况对游泳人数进行限制。” 在市游泳馆入口处,告示牌显示营业时间为13:00-21:30。外墙上还贴了二三十张参加暑期游泳培训的名单,分为少儿组、青少年组和成人组。粗略估计,在列人员接近300多人。记者了解到,市游泳馆票务现交由一家公司经营。由于游泳人数增多,游泳馆开放时间进行调整,最早一批从7:00就开始。而且,馆内救生员人手不足,不得不从馆外聘用。 2005年7月,中心城区一些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在游泳池游泳后出现高热、咽痛、红眼等症状。经市医院儿科专家诊断,确诊为咽结膜热。该病是一种上呼吸道传染病,游泳池里游人密度过大,易传播该病。而且,儿童游泳容易呛水,病毒可借助池水得以传播。该事件发生后,市卫生监督所及时进行查处。迄今,我市已有多家游泳场所因达不到卫生要求被勒令整改,甚至关停。(黄山在线)
|